打耳洞的时候如果没有美学知识和无菌概念,穿的位置不当或引起感染,尤其后者可造成瘢疤疙瘩而遗憾终生。因此,穿耳环仍应由经过训练的美容工作者进行操作,千万不可自行其事。
一、适应症
希望戴耳环者而耳垂无感染病灶、且无疤痕体质的人。16岁以下少儿暂不宜穿耳孔。
二、手术方法
先寻找并画出穿孔点的位置并用龙胆紫标记。有时也可根据求美者要求选定穿孔点位置。
耳垂为耳廓的较下部分,它的皮肤薄而细嫩,内含脂肪和结缔组织,无软骨,因此易穿刺。由于耳垂形态的个体差异较大,所以耳垂穿孔点的定位也要因人而异。原则是不可太靠近耳垂的下边缘和后边缘,以免以后无意中牵拉耳饰时引起耳垂裂开。一般认为,合适的穿孔点位置是:画出一条通过耳屏切迹的水平线,在此水平线的内1/3处向下作垂直线,将此垂线三等分,上l/3处即为适宜的穿孔点。定点后,如无耳垂穿孔枪或无激光穿孔,多采用穿线法穿孔。
手术应在无菌操作下施行。术者用左手捏住耳垂下端,右手持穿有粗丝线的角针,从耳垂前外侧面的定点垂直向后内侧面快速穿过耳垂,然后将两线头打结。线留置一周左右即可抽去,抽线后即可戴耳饰。注意粗丝线不可留置过久,否则会引起感染,因此穿耳孔后也可直接戴消过毒的耳饰。
三、并发症
较常见的并发症为耳垂感染。一旦发生感染,需立即拆除缝线或去除耳环。严重者会发生耳垂脓肿;如发生脓肿,必须切开引流,并应用抗生素。
耳垂为瘢痕疙瘩的好发部分,因此有瘢痕疙瘩的人不宜穿耳孔。
耳垂裂亦是较常见的并发症,穿孔时应避免太靠近边缘,以及选择光滑、钩刺少的耳饰为的预防方法。
若因穿耳孔形成瘢痕疙瘩,其治疗办法不能采取切除的办法,瘢痕疙瘩的特性为越切除越大。一般应采用注射康宁克通一A,近年来发现异搏定药物注射有抑制瘢痕疙瘩增生作用,其详细用法请参看去瘢痕部分。如果瘢痕疙瘩过大,上述方法无效,可将瘢痕疙瘩大部分去除,仅留瘢痕表皮予以缝合,同时术后进行加压疗法与注射异搏定同用,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