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我因为全口多颗牙齿缺失,在朋友推荐下选择了吸附性义齿,本以为能轻松解决咀嚼问题,结果戴上后却陷入了无尽麻烦 —— 频繁松动、牙龈磨得红肿出血,甚至连软食都嚼不碎,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这句话成了我那段时间的口头禅。后来复诊时医生才告诉我,不是吸附性义齿不好,而是我自身的牙槽骨条件和口腔健康状况,根本不适合这类修复方式。这让我意识到,吸附性义齿虽被称为 “活动义齿中的进阶款”,但并非人人适用,尤其是牙槽骨条件差、口腔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盲目选择只会像我一样后悔。接下来,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,详细说说哪些人不适合吸附性义齿,帮大家避开和我一样的坑。
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的根本原因,是术前没有做全方面评估,误以为 “吸附性义齿适配性强,谁都能戴”。
术前未检查牙槽骨密度:我缺牙已有 5 年,牙槽骨早已出现明显萎缩,但术前只做了简单口腔检查,医生未详细评估骨量,直接定制了吸附性义齿。戴上后,义齿因缺乏足够牙槽骨支撑,无法形成有效吸附力,吃饭时频繁松动,甚至会随着咀嚼动作移位,每次吃饭都要反复调整,不仅没解决咀嚼问题,还让我对吃饭产生了抵触。
口腔基础炎症未处理:我本身有慢性牙周炎,牙龈长期处于红肿状态,却没在术前基本治疗。吸附性义齿的基托需要紧密贴合牙龈,长期压迫发炎的牙龈,导致炎症加重,不到一周牙龈就磨出了溃疡,疼痛难忍,只能频繁取下义齿,之后义齿几乎成了 “摆设”。
对适配要求认知不足:我以为吸附性义齿和普通活动义齿一样,戴上就能用,却不知道它对口腔条件的要求更高 —— 需要牙槽骨有一定高度和宽度、牙龈形态平整、无较重口腔疾病。而我既满足不了骨量要求,又有牙周炎,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,这也是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的关键所在。
吸附性义齿的吸附力依赖牙槽骨提供的支撑空间和牙龈贴合度,若牙槽骨条件不足,即使戴上义齿也无法稳定,这也是很多人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的主要原因,具体包括以下几类情况:
(一)牙槽骨较重萎缩者
牙槽骨较重萎缩者不适合戴吸附性义齿。这类人群缺牙时间通常超过 3 年,牙槽骨因缺乏牙齿咀嚼刺激,逐渐吸收变薄,高度不足 5 毫米、宽度不足 8 毫米,无法为义齿提供足够支撑。就像我一样,缺牙 5 年导致牙槽骨萎缩,义齿基托无法与牙槽骨紧密贴合,吸附力大打折扣,不仅吃饭时松动,说话时还会发出 “漏风” 声,较重影响日常生活。这类人群若强行佩戴,还会加速牙槽骨吸收,形成 “义齿松动→骨量更少→更松动” 的恶性循环,之后只能频繁更换义齿,既费钱又遭罪。
(二)牙槽骨形态不规则者
牙槽骨形态不规则者(如牙槽骨有明显凸起、凹陷或骨尖)也不适合吸附性义齿。吸附性义齿需要基托与牙槽骨表面完全贴合才能形成密封吸附力,若牙槽骨表面不平整,基托会与骨尖、凸起部位产生局部压迫,导致牙龈疼痛、溃疡,同时凹陷处会出现缝隙,破坏吸附密封,义齿容易进食物残渣,不仅清洁困难,还会引发口腔异味、牙龈发炎。我身边一位邻居就是因为牙槽骨有明显骨尖,戴吸附性义齿后反复磨破牙龈,之后只能取下义齿,感叹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,早知道当初先做牙槽骨修整”。
(三)单侧牙槽骨缺失较重者
单侧牙槽骨缺失较重、两侧骨量不对称者,也不适合戴吸附性义齿。这类人群戴上义齿后,两侧受力不均衡,容易出现义齿倾斜、偏移,不仅咀嚼时无法用力,还会压迫单侧牙龈,导致牙龈萎缩加剧,甚至影响颞下颌关节,出现关节弹响、疼痛等问题。之前有位病友就是单侧缺牙多年,牙槽骨萎缩较重,戴吸附性义齿后总感觉 “一边高一边低”,吃饭时只能用另一侧咀嚼,时间长了还患上了颞下颌关节紊乱,之后不得不放弃义齿,后悔当初没考虑骨量对称问题。
口腔健康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,戴吸附性义齿后不仅容易出现不适,还会加重原有病情,这也是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的常见诱因,具体包括以下几类:
(一)未治疗的牙周炎 / 牙龈炎患者
未治疗的牙周炎、牙龈炎患者,全然不能戴吸附性义齿。这类患者的牙龈长期处于炎症状态,红肿、易出血,而吸附性义齿的基托需要紧密覆盖牙龈,会持续压迫炎症部位,导致炎症扩散,加重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甚至引发牙周脓肿。我自己就是因为慢性牙周炎未治疗就戴了义齿,不到半个月牙龈就肿得了得,还出现了脓性分泌物,医生说再继续戴下去,可能会导致剩余牙齿松动,这才让我基本意识到口腔炎症对吸附性义齿的影响,也更明白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是因为忽略了口腔基础治疗。
(二)口腔黏膜疾病患者
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、天疱疮、类天疱疮等口腔黏膜疾病的人群,也不适合戴吸附性义齿。吸附性义齿的基托材质(通常为树脂)可能会刺激病变的黏膜,诱发或加重溃疡、水疱,同时义齿与黏膜的摩擦会破坏黏膜屏障,导致疼痛加剧、愈合延迟。我曾在口腔科见过一位阿姨,因为有复发性口腔溃疡,戴吸附性义齿后溃疡反复发作,每次吃饭都疼得流泪,之后只能取下义齿,无奈地说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,早知道黏膜病没好不能戴”。
(三)口腔卫生习惯差者
口腔卫生习惯差、无法做好义齿清洁的人群,也不建议戴吸附性义齿。吸附性义齿虽然密封性好,但基托与牙龈之间仍可能残留食物残渣,若清洁不及时、不基本,会滋生细菌,引发牙龈炎、龋齿(若有剩余牙齿),甚至导致义齿性口炎(义齿基托下黏膜发红、肿胀)。我认识一位叔叔,戴吸附性义齿后嫌清洁麻烦,每天只简单漱口,不到 3 个月就出现了口腔异味、牙龈红肿,医生检查发现基托下有大量食物残渣和细菌,建议他要么改善清洁习惯,要么更换修复方式,否则会较重影响口腔健康,这也让他后悔当初没考虑自己的卫生习惯是否适合义齿。
要避免像我一样后悔,在选择吸附性义齿前,一定要做好以下 3 项评估,若不符合条件,及时更换更适合的修复方式:
(一)术前全方面牙槽骨评估
术前必须通过口腔 CT、全景片等检查,评估牙槽骨的高度、宽度、密度及形态。若骨量不足(高度<5 毫米、宽度<8 毫米)或形态不规则,建议先做牙槽骨修整术、骨增量手术,待骨量达标后再考虑吸附性义齿;若骨量较重萎缩无法修复,则建议选择种植牙(如 All-on-4 全口种植)或普通活动义齿,避免强行佩戴吸附性义齿导致不适。我后来复查时,医生就说我若早做骨量评估,就不会盲目选吸附性义齿,也不会经历那么多痛苦,这也是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给我的头一个个教训。
(二)口腔基础疾病筛查与治疗
术前要基本检查口腔健康状况,若有牙周炎、牙龈炎,需进步行牙周洁治、刮治,待炎症控制后再评估是否适合义齿;若有口腔黏膜疾病,需先治疗或控制病情,避免义齿刺激黏膜;若有龋齿、残根,需先补牙或拔牙,确保口腔内无感染源。我就是因为跳过了这一步,才导致炎症加重,现在每次给别人建议时,都会强调 “口腔有问题先治疗,别像我一样后悔”。
(三)自身护理能力与需求匹配
选择修复方式前,还要考虑自身的护理能力和需求:若手脚不灵活、无法做好义齿清洁(如老年人),或对咀嚼效率要求高(如经常吃硬物),建议优先考虑种植牙(无需频繁清洁、咀嚼力接近自然牙);若预算有限、口腔条件允许,再选择吸附性义齿。我后来换成了半口种植牙,虽然价格高一些,但不用每天取戴清洁,咀嚼疗效也好,再也不用感叹 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。
“我戴吸附性义齿后悔了” 的经历,让我深刻明白:没有较好的修复方式,只有较适合自己的修复方式。吸附性义齿虽有吸附力强、舒适度高的优势,但对牙槽骨条件和口腔健康要求极高,牙槽骨不足、口腔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盲目选择只会像我一样陷入痛苦。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,能重视术前评估,避开牙槽骨条件不足、口腔健康有隐患这两类禁忌情况,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种植牙、普通活动义齿或吸附性义齿,别让 “后悔” 成为缺牙修复的遗憾。如果已经戴了吸附性义齿出现不适,一定要及时复诊,若确实不适合,尽早更换修复方案,才能真正解决缺牙问题,变好健康咀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