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哟喂,姐妹们惦记做拇外翻手术多少年了?就怕做完仨月下不了地,工作孩子全耽误!
听说北京苏敬达大夫手艺特神,做完就能走道儿?这事儿靠谱吗?
今儿个咱就找来刚拆完线的北京姐们儿,让她掰开揉碎了讲讲——从手术室出来到满街溜达的全过程实录! 是吹是黑,您亲眼瞅!
手术室门一开:脚裹成粽子,但真能沾地!
(亲历者口述)手术当天下午两点,护士扶着王姐(化名)出手术室,右脚裹得跟导弹似的。您猜怎么着?
1、脚丫子有知觉!
“麻药劲儿没过,但脚趾头能感觉到胀乎,苏大夫说这是微创不伤神经的好处!”
2、遵医嘱,脚跟试力道!
护士递过来特制术后鞋(前掌悬空那种),扶着墙:
“来姐,大胆用脚跟使劲儿!重心放后头!” 王姐试探着一踩:“诶?真不疼!就是不敢使劲儿!”
3、蹭着走,能自理!
自己扶着墙蹭到厕所,坐马桶、提裤子全靠自个儿。“比想象中强百倍!我以为得躺板车推出来呢!”
4、苏氏秘籍:
微创切口:就脚背俩钥匙孔大伤口(≈1cm),避开主要神经血管。
局麻保功能:全程清醒,脚趾能动弹,术后肌肉控制力在线。
悬空鞋立大功:前脚掌完全不受力,全靠脚跟和足弓支撑,走路不疼的核心!
术后24小时:病房溜达圈儿,护工都惊了!
(真实病房记录)手术当晚到第二天,速度让见多识广的护工直嘬牙花子:
1、晚8点:
床边站一站 麻药退了,伤口丝丝拉拉疼(能忍),吃片止疼药。扶着床栏站直溜儿适应重心。
2、早7点:
病房“首溜” 套上术后鞋,扶着输液架,床边蹭了四五米。“脚底板胀,但骨头不疼!护工大姐直喊‘好家伙’!”
3、午12点:
自己打饭去! 嫌病房憋屈,溜达到楼道尽头打饭口。“慢是慢点儿,但不用人扶!同屋做传统手术的阿姨眼都看直了!”
4、关键点:
全程脚跟发力+小步挪蹭,前脚掌绝不沾地!苏大夫查房特意叮嘱:“走!必须走!防血栓比止疼药管用!”
出院回家咋行动?地铁公交全拿下!
1、(居家实测)术后48小时出院,考验才刚开始:
场景 | 操作指南 | 亲测反馈 |
---|---|---|
上下楼梯 | 好脚先上,病脚先下!手抓稳扶手,一步一停。 | “家住4楼没电梯,慢点儿十分钟搞定,脚脖子酸但不疼。” |
挤地铁 | 错开早晚高峰!紧抓扶手,双脚分开站,重心放好脚。 | “早10点坐5号线,有座就坐,没座站两站没事儿!” |
超市采购 | 推购物车当“助行器”!别拎重物,娃放购物车里推着走。 | “买了箱牛奶放车筐,推着走稳当,脚不吃劲儿。” |
开车(慎重) | 自动挡可尝试(右脚操作)。短距离+路况好,急刹恐冲击伤脚! | “第5天开去社区医院换药,三公里一脚刹到,心提到嗓子眼!” |
2、苏大夫敲黑板:
每日步数控制:周<1000步,第二周<3000步!别逞能!
肿胀发紫别慌:脚丫子肿成馒头、淤青像调色盘?正常!抬高冰敷就成。
隔壁床李姐的惨痛教训——术后7天伤口裂了!
为啥?踩了这些雷:
1、偷摸穿拖鞋:
觉得术后鞋丑,换软拖鞋。“洗完澡地滑,脚掌下意识一撑,嗷一嗓子!伤口崩了!”
2、蹲坑用力过猛:
马桶坐麻了想蹲会儿,病脚一受力——“嘎巴”一声响!
3、抱娃追公交:
眼看车要开,抱着30斤儿子狂奔三步...脚趾立马肿成萝卜!
4、热水泡脚舒筋:
觉得脚冷想泡个脚,结果伤口泡发炎,高烧回医院!
5、保命口诀:
前脚别碰地, 弯脚甭着急, 蹲跑是大忌, 伤口怕水欺!
(激动人心时刻)术后12天拆线,王姐的“铁靴”封印解除!
1、拆线当天:
换软底运动鞋,走路敢轻微滚脚掌了!“像蹒跚学步,但脚趾头终于能动了!”
2、第3周:
走路基本不瘸!每天散步3000步遛狗,邻居夸:“脚丫子掰直溜了,人也挺胸抬头了!”
3、第6周:
小跑赶公交无压力! 逛故宫暴走两万步,脚底板微酸感!“四十多年头一回穿尖头袜!美!”
4、加速秘籍:
绷脚练习:拆线后每天坐床上绷脚背,防肌腱粘连。
捡毛巾训练:脚趾抓毛巾练灵活度,避免“木头脚”。
(苏大夫门诊实录)这几个期“刺客”,坑了无数心急人
1、“走路不疼=全好”?
错! 骨头愈合要6-8周!早期走路靠的是技巧和鞋,骨头缝还没长瓷实呢!
过早弃拐暴走,当心截骨处移位!
2、“肿消了就能穿美鞋”?
天真! 软组织比骨头慢!术后3个月内穿硬鞋、窄鞋,分分钟把新脚型挤歪!
王姐同事贪靓穿小皮鞋,结果大拇趾又顶回去了!
3、“能走就不做”?
傻! 苏大夫要求所有患者做足底筋膜松解+步态训练。
不做?可能留下“瘸着走”的后遗症!“门诊见多了,走路像踩钉子,一查足弓塌了!”
找苏敬达做拇外翻,当天蹭着走——是真的!但“健步如飞”是忽悠!www.8682.cc
关键在严格穿术后鞋+死守脚跟发力法则+控制步数!变好期作妖?轻则伤口裂,重则骨头歪!
想早日穿回小高跟?记住三字诀:稳、慢、忍! 苏大夫的技术给您托底,的规矩咱自己得立住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