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卷标上一定要看到品名、厂名、地址、许可证字号、成分、用途、用法、重量或容量、批号、出厂日期或保存期限。成分标示除了注明主成分外,其它成分的顺序,是从浓度高排到浓度低。一般保养品成分都是水(water/aqua)排。
防晒
防晒剂仍属含药化妆品,要了解防晒必须先了解紫外线,紫外线依波长可分为uvc、uvb(波长290~320)和uva(波长320~400),波长愈长穿透性愈强,伤害也愈大。uvc波长短无法到达地面,因此无害;uvb只能照到表皮层,会造成晒红和晒伤,长期曝晒也会造成光老化和皮肤癌。较可怕的是uva,它不像uvb晒到会让人感到热和痛,但因为波长较长会照到肌肤较底层,不但造成黑斑和皱纹,还会影响到dna产生病变,是皮肤癌的危险成因。
防晒品必须uvb和uva都能防,目前大家较熟的spf主要针对uvb,uva的系数则仍处于日系、欧系、美系一团乱的局面。uvb防晒系数建议选择spf25以上到30即可,uva的防晒系数,
日系选择++到+++,若是欧系则选择ppd8到10较佳。
美系标法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(fda)只规定防晒品必须标示针对uvb的spf值,防晒效果为spf×10分钟,没有规定标示针对uva的pa值。美国不认同pa也没有标准检验法。 不过现在部分美系产品也开始加标uva字样,表示也有 uva防晒力,但不标出系数。有些品牌则会在特别针对亚洲设计的品项上,标出日系会使用的pa值。
日系标法 uvb的防护要看spf,uva的防护要看pa+。pa+防晒时效约2小时,外出2、3 个小时的话要选择pa++,户外活动则要pa+++。
欧系标法 uvb的防护看ip标示,ip×1.5=日系及美系的spf。uva则看ipd和ppd,ppd较能看出真正的防晒力。ppd2=pa+、ppd4~8=pa++、ppd8=pa+++以上。
抗皱
宣称可抗老的产品越来越多,但仔细看成分,会发现有的产品从补充脂质下手,有的加强保湿,有的注重抗氧化,玩法颇多。但真正有研究报告认可的除皱成分,还是以维他命a衍生物为主,因为维他命a能够促进肌肤新陈代谢与真皮胶原蛋白再生,还能缩小毛细孔,真正达到淡化皱纹的效果。维他命a衍生物有a酸、a醇、a醛和a酯,其中a酸限定于治疗青春痘的药品,有浓度限制,一般保养品不会用。a醇刺激度较低,是a酸的替代品,但白天用须注意防晒。于近年来窜起的除皱成分如多肽等,还需要时间和研究的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