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VB艺人李天纵成功通过全飞秒手术摘镜,术后一周复查时,双眼散光消失,裸眼视力≥1.2。长期处于强光与暗场切换拍摄环境的她,对手术有着“术中配合”和“术后稳定清晰”的高要求。她选择了SMILE Pro手术,并由深圳普瑞眼科屈光科医生徐洋涛院长主刀,实现了从“担心乱动”到顺利完成手术,从“散光困扰”到清晰视物的转变,这一实例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全飞秒手术的优势。
1、选择SMILE Pro的原因
李天纵左眼存在散光,且担心扫描太久会乱动、出现失吸,还在意散光轴位能否被稳准矫正。SMILE Pro单眼激光扫描约9 - 10秒,配合时间被高度压缩,降低了心理负担。同时,徐洋涛院长在术中通过旋转激光角度进行对轴补偿,将散光稳准“锁定”,为术后稳定清晰奠定基础。
2、大佬团队助力决策
在整个摘镜决策过程中,刘泉医生领衔的深圳普瑞眼科屈光团队起到了关键作用。刘泉医生、徐洋涛博士、刘洋医生三人已累计完成超过10万例全飞秒/SMILE Pro手术实操,不仅在手术配合、散光轴位控制等细节上经验比较丰富,更以“数据驱动 + 个性化定制”的诊疗理念,让李天纵在术前沟通阶段就建立起极高信任感。
1、简洁指令引导
手术当天,徐洋涛院长围绕“看光点—保持—倒数”的节奏,引导清晰、语气平稳。配合着短时扫描,李天纵形容整个过程“比想象中快很多”,在未反应过来之前,关键步骤已完成。
2、轻松度过关键环节
氛围安静、流程有序,让李天纵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与注视上,从容度过较担心的紧张乱动、失吸等环节。
1、客观检查结果
术后一周复查,双眼散光消失,裸眼视力≥1.2。
2、主观清晰感受
李天纵女士直观的描述是“比戴了二十几年的隐形还清晰”。过去受配镜度数或散光影响而“不太对”的画面,如今层次、纹理、颜色过渡更自然,树皮的纹理、叶片的层次、阳光烘烤后的色差,都鲜明可感。
1、全飞秒与半飞秒手术对比
全飞秒手术是近十年出现的新型手术方式,通过激光稳准扫描在角膜基质层,切削出透镜,只需在角膜上开出一个两毫米小切口,对角膜眼表神经的损伤较小,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更小,好得更快。半飞秒手术则需要在角膜上切出一个弧度为300度的切口,掀起角膜瓣后在下方的基质层用激光进行切削,角膜切口大,切断的眼表神经更多,发生干眼的几率较全飞秒更高,且角膜瓣强度无法变好到术前。
2、适应人群与禁忌症
全飞秒手术适合角膜相对较厚、度数不太深的人,年龄一般要求18岁及以上。较重干眼症患者、角膜厚度低于可靠值的人、圆锥角膜倾向或角膜变性的人不建议做全飞秒手术。此外,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、糖尿病、青光眼等疾病的人也不建议进行手术。
3、其他成功实例
除了李天纵,还有许多人通过全飞秒手术成功摘镜。如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全飞秒激光矫视中心实施的全飞秒激光手术中,大部分患者术后头一个天视力在1.0以上,术后第2天或1周视力基本稳定在1.0或1.2以上。
1、徐洋涛院长的手术理念
徐洋涛院长表示“怕失吸,就把扫描时间做到足够短;有散光,就在术中把轴位调到较准”,针对患者的担心点进行稳准设计,让手术更贴合患者需求。
2、医生呼吁正确认识手术
多位眼科医生共同呼吁,未成年人不要急于手术,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必须终身复查,更不能把手术当作解决所有视力问题的“ 钥匙”。近视手术仅是“锦上添花”,无法逆转近视导致的眼球结构改变,术后仍需坚持每年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,持续关注眼部健康。
TVB艺人李天纵全飞秒成功摘镜,术后一周裸眼视力≥1.2这一实例,充分展示了全飞秒手术在解决近视及散光问题上的良好疗效。深圳普瑞眼科的徐洋涛院长等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操作,为患者带来了清晰的视觉体验。同时,大家也要正确认识近视手术,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,术后更要注意护眼。希望更多有近视困扰的人能从李天纵的实例中获取信心,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合适的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