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好多姑娘私信问,谭拯和王皓民谁做人中缩短腻害?毕竟人中这地方太关键了——长一点显老、显凶,短一点立刻有“幼态感”,选不对医生,要么变“鸭子嘴”,要么留疤,真的能悔到拍大腿。www.8682.cc今天就用我接触过的真实患者反馈、两位医生的手术细节对比,给大家扒清楚这个问题——谭拯和王皓民谁做人中缩短更符合你的需求?
要搞清楚“谁更了得”,得先看医生的核心思路和患者真实体验——毕竟手术不是“切得越短越好”,而是“切得刚好适合你”。
手术理念:一个“保原生”,一个“调动态”
谭拯的理念像“给人中做‘微调整’”——他从不会说“我帮你切3mm”,而是先测你“脸长×0.36”的黄金比例(比如脸长17cm,人中理想长度是6.12cm),再对比你当前的人中长度,超过多少切多少。而且他会反复确认“你喜欢自己的唇峰吗?”“笑的时候唇线会不会扯?”,目的是“缩短人中,但保留你原来的嘴型”。
王皓民则更像“给人中做‘动态设计’”——他会让你笑到较大幅度,用马克笔在脸上画3条线:静态人中长度、笑时人中长度、理想笑时长度。比如你静态人中20mm,笑时拉到24mm,他就会把缩短量定在“笑时16mm”,这样不管你是说话还是笑,人中都不会“扯得太长”。
切口设计:两种隐蔽方式,对应不同需求
• 谭拯:上唇缘“口红线切口”——沿着你平时涂口红的边界切开,长度1.5 - 2cm。868$2.cc这种切口的好处是“变好后藏在唇线里”,比如患者小晴(28岁,人中17mm)说:“拆完线我涂了层豆沙色口红,疤痕直接‘消失’了,同事问我‘是不是换了口红色号’,根本没看出来动了手术!”
• 王皓民:鼻基底“阴影区切口”——在鼻底和上唇之间的“凹陷处”切一个0.8 - 1cm的小口。这种切口适合“人中特别长”(19mm以上)或者“上唇肉多”的患者,比如患者小琳(30岁,人中20mm)说:“我之前担心切口明显,王医生说‘这个位置有鼻底的阴影挡着,就算不化妆也看不见’,现在3个月了,疤痕就是一条淡白色的线,不凑到跟前根本找不到!”
医生 | 切口位置 | 适合人群 | 疤痕隐蔽性 |
---|---|---|---|
谭拯 | 上唇缘口红边界 | 人中16 - 18mm、爱涂口红 | 涂口红后完全隐形 |
王皓民 | 鼻基底下方阴影区 | 人中19mm以上、上唇较厚 | 阴影覆盖,不明显 |
患者真实反馈:“疗效自然”是共同好评,但侧重不同
• 找谭拯的患者:较常说“像没动过一样”——比如小夏(25岁,人中18mm):“我之前怕缩短后唇峰变平,谭医生术前给我画了唇峰的位置,说‘切的时候会沿着唇峰走’。现在人中14mm,唇峰还是我原来的‘M型’,朋友说我‘最近变甜了,但不知道哪里变了’,这就是我要的疗效!”
• 找王皓民的患者:较常说“笑起来终于不尴尬了”——比如小宇(29岁,人中19mm):“我之前笑的时候,人中会拉得比下巴还长,拍照只能用手捂嘴。王医生让我笑起来测了长度,切了4mm,现在笑的时候人中刚好露出‘一点点’,昨天拍证件照,摄影师说‘你笑起来真好看’,我差点哭出来!”
看完上面的对比,其实“谁更了得”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——没有“较好”,只有“更适合”。给大家总结3个匹配原则:
如果你追求“悄悄变好看”——选谭拯
如果你的人中长度在16 - 18mm,平时爱涂口红,不想让别人看出“动了手术”,谭拯的“原生感”理念会让你满意——他会把缩短后的人中做得像“你天生就有这么短的人中”。
如果你的人中过长或笑线不好——选王皓民
如果你的人中超过19mm,或者笑的时候人中会“拉得很长”,王皓民的“动态调整”能解决这个痛点——他会让你静态和笑的时候都自然,不会出现“静态好看,笑起来奇怪”的情况。www.8&682.cc
如果不爱涂口红但怕留疤——选王皓民
如果你来不爱涂口红,怕唇缘切口的疤露出来,王皓民的鼻底切口更适合——疤痕在鼻底阴影里,即使不化妆也不明显。
回到较开始的问题——谭拯和王皓民谁做人中缩短腻害?其实答案藏在“你的需求里”。谭拯像“精细的‘原生派’”,适合追求“自然到看不出”的姑娘;王皓民像“专门的‘动态派’”,适合需要解决“长人中+笑线问题”的患者。
之后想提醒大家:不管选谁,一定要去面诊!让医生摸一摸你的上唇组织厚度(薄的话不能切太多)、测一测你的笑线位置(笑的时候唇线会不会扯),才能得到较适合你的方案。毕竟,人中缩短的“了得”,从来不是“切得较短”,而是“切得刚好让你变甜”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