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久丽厚唇改薄术后 1 周真实反馈:3 个关键点判断医生技术是否靠谱
做完厚唇改薄术后 1 周,正是考验医生技术的 “黄金观察期”。作为专注唇部美学 20 年的医生,赵久丽的术后细节总能体现技术功底,以下结合真实患者反馈,从 3 个核心维度拆解如何通过 1 周状态判断医生是否靠谱。
真实反馈:
“术后第 3 天肿到峰时,上唇比术前还厚 1mm,但左右对称得很整齐,没有一边肿成‘香肠嘴’一边轻微肿胀的情况。到第 7 天,肿胀消了 60%,用尺子量上唇厚度从术前 9mm 降到 7mm,下唇从 10mm 降到 8mm,医生说这是‘阶梯式消肿’,说明术中没伤到深层血管网。”
技术判断逻辑:
靠谱医生会通过 “分层剥离 + 止血” 控制创伤 —— 赵久丽采用 0.1mm 显微剪分离黏膜与肌肉,避开唇红缘血管密集区,术中用双极电凝点状止血(而非大面积灼烧),因此术后 1 周肿胀多呈 “均匀消退” 状态。若出现单侧肿胀或淤青扩散,可能是术中血管损伤过多,需警惕血肿风险。
真实反馈2:
“拆线时对着镜子看,内侧切口的缝线像‘隐形’了一样,针脚间距均匀到 1mm,唇红缘白线(唇部自然分界线)完全对齐,没有一丝歪斜。惊喜的是外侧皮肤没有任何疤痕痕迹,医生说她用的是‘黏膜内藏式缝合’,线结全埋在口腔内侧,难怪洗脸时完全摸不到凸起。”
技术判断逻辑:
1 周切口状态直接反映缝合功底 —— 赵久丽坚持 “三层对位缝合”:黏膜层用 7-0 可吸收线连续锁边(防渗漏),肌肉层用 5-0 线做 “阶梯式减张”(避免瘢痕牵拉),表皮层用 11-0 尼龙线做 “皮内美容缝合”(线径仅 0.07mm)。若出现切口哆开、白线错位或外侧皮肤留疤,多因缝合时层次对合不严,未来可能出现唇形不对称。
真实反馈3:
“第 5 天试着喝奶茶,吸管能轻松含住,嘴唇闭合时没有缝隙漏风;第 7 天吃米饭时,上下唇能正常包裹牙齿,不会像术前那样‘兜不住’食物。医生术前说过‘改薄不是单纯切组织,而是保留 80% 肌肉功能’,现在看来真的做到了 —— 说话时唇形自然,连闺蜜都没听出我‘嘴瓢’。”
技术判断逻辑:
靠谱医生会在 “减薄” 与 “功能” 间找平衡 —— 赵久丽术中采用 “肌肉阶梯式修剪法”:只去除表层 1/3 肌肉,保留深层口轮匝肌的环形结构,同时避免损伤唇部运动神经。术后 1 周若出现闭唇不全、喝水漏液或说话漏风,可能是肌肉切除过多或神经损伤,需警惕长期功能障碍。
总结:从赵久丽的术后反馈来看,靠谱的厚唇改薄技术从来不是 “切得越多越好”,而是通过 “微创剥离 + 缝合 + 功能保护”,让术后 1 周呈现 “肿胀均匀、切口隐形、功能在线” 的状态。若这 3 个关键点都能达标,基本可以判断医生技术过关 —— 毕竟,能在细节处控制创伤的医生,才能真正实现 “好看又好用” 的唇部形态。